散文

月是故乡明(散文)

今夜的城市阳台,挤满了赏月的人。楼宇的缝隙间,那轮月显得有些矜持,被城市的霓虹冲淡了应有的清辉。我手中的广式月饼,做得精巧,莲蓉甜腻,蛋黄咸香,却总觉得隔着一层。舌尖固执地追寻的,是另一种粗粝而真实的滋味——那是记忆深处,豫东平原上,祖母手下刚出炉的“月饼”的

月饼 散文 祖母 故乡明 青红丝 2025-10-07 03:48  2

散文《政变》

以唯物史观为指引,以历史事实为根基,梳理“政变”这一政治行为与美国霸权扩张的深层关联,既是对历史真相的还原,也是对世界和平逻辑的审视。1776年美国建国后,并未践行其宣扬的“自由”“主权”理念,反而从1893年夏威夷政变开始,将“政变”打造成干涉他国内政、掠夺

拉美 散文 政变 cia 东帝汶 2025-10-05 16:57  2

故乡丰县:游微山湖,感自然之美(散文)

我的故乡是江苏徐丰县,俺的村庄位于离县城向西约15里处,东与蒋老家相邻,西与李庄接连,与白衣河的北岸相望。小时候,经常听庄上的大人们提到“丁堂的大铁架子”,那是什么?我也不知道。就是大人们的交谈中,对那个大铁架子有如下印象,即站在大铁架子上,能看到微山湖,而且

故乡 散文 微山湖 丰县 微山岛 2025-10-05 07:53  1

散文|熊召政:风景这边独好

看到这一片水,从我的心灵深处涌出一种类似故人重逢的亲密感。霁野弥望,身后是参参差差金黄如染的胡杨林,眼前是浩浩荡荡澄碧如黛的居延海。短亭黄叶、曲岸丹枫映带左右;敛翅白鸥、临风苍葭摇曳波间。千里来寻,一路枯燥的荒原又开始重温渔歌唱晚的岁月,干涸在沙漠中的边塞历史

散文 敕勒川 熊召政 土默川 风景这边独好 2025-10-05 08:23  3

红博散文:《龙岩的树影》

中山公园的古樟,是立在时光里的绿塔。主干需五人合抱,树皮皲裂如商周青铜器上的雷纹,新枝却倔强地探向云端。浓荫覆地半亩,树根隆起处拱裂明代条石,石隙间竟生出几丛龙胆紫花。树杈悬着的铁牌镌刻:“植于万历八年”——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那年,某位知府亲手栽植下此树,祈愿

龙岩 散文 树影 红博散文 红博 2025-10-05 07:15  3

散文《当岁月老去,名利归于尘烟》

你瞧窗台上的菊花又开咯!那金黄的花瓣一卷一卷的,就跟小区里王奶奶烫的头发似的,在秋天的太阳底下,闪着那种特柔和的光。我伸手摸了摸,花瓣轻轻颤了颤,上面的露珠“咕噜”一下就滚到土里去了。这露珠啊,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五十年前的一个早上,我站在竞聘会现场,脑门上的汗直

菊花 岁月 散文 露珠 樟木 2025-10-04 06:40  2

初恋的甜蜜与恐慌/散文

它更像春风里催熟的青果,初咬时,莽撞的甜意猛地撞开感官,可那甜还没在舌尖站稳,心底漫上来的酸涩恐慌便与它缠在一起,磨出一种让人记一辈子的、带着战栗的复杂。

初恋 甜蜜 散文 青果 多亮 2025-10-04 00:15  2

从散文到电影: 《浪浪人生》背后是蔡崇达畅销400万的《皮囊》

继李娟的散文《我的阿勒泰》被成功改编为影视剧,蔡崇达的作品《皮囊》再次展现出散文与电影之间叙事转译的蓬勃可能。由黄渤、范丞丞主演的国庆档影片《浪浪人生》正是从蔡崇达那本畅销逾400万册的散文集《皮囊》中生长出来的。它并未停留在文字的表层复述,而是完成了一次成功

散文 浪浪 皮囊 蔡崇达 浪浪人生 2025-10-03 16:33  2

乡忆散文|我的祖母

近日,静寂许久的家族群里突然热闹了起来,起因是大家翻出了许多老照片,其中有许多是关于我的祖母的。仔细算算,祖母离开我们已经快十一年了,但她的模样,她的一举一动,仿佛就在自己的眼前。

浠水 湾里 散文 祖母 曾祖父 2025-09-12 00:10  3

秋风中的芦苇(散文)

夏日里,它们混迹于荷蒲之间,一味地疯长,绿得有些愣头愣脑,到底是不起眼的。而今,荷花早已谢了残妆,蒲草也恹恹地垂了头,唯有这一片芦苇,擎着满头的白絮,在寥廓的天地间,站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景。

芦苇 芦花 散文 秋风 蒲草 2025-10-01 08:18  3

红博散文:《湾区引擎羊城》

广州被称为“羊城”,源于一个流传千年的五羊传说:五位仙人骑五色羊降临广州,赠予稻穗祝福永无饥荒,随后羊化为石,这一神话故事成为广州城市别称的起源,并衍生出“羊城”“穗城”“仙城”等别名。‌站在镇海楼斑驳的青砖上,指尖抚过明代海防图刻痕,五羊石雕的剪影正与珠江新

湾区 羊城 散文 红博散文 红博 2025-10-01 06:48  2

中国造船业的辉煌(散文)

浩瀚的海洋,孕育着无尽的财富与希望。几千年来,中华民族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,在海上留下了辉煌的足迹。从古代的“郑和下西洋”,到现代的“航母之梦”,中国造船业如同一条腾飞的巨龙,展现出无比的力量与荣耀。

造船 集装箱船 散文 造船业 郑和下西洋 2025-09-30 08:45  2

散文‖再到观一村

观一村,着力古港文化,得益于文学大家秦牧,远近闻名。昔日红头船曾名扬天下,许多潮汕先民从这里启航新的人生,他们乘坐红头船在狂风恶浪中漂洋过海,到东南亚、南北美洲、乃至非洲大陆谋生,在我国侨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。凡读过散文【故里的红头船】的人,不仅对樟林古港印象

散文 秦牧 樟林古港 南盛 秦牧故居 2025-09-30 20:49  2